“双十一”:财税专家的经历与感受---财务部投稿

Date:2024-11-18 17:28:28Hits:0

本报记者 张思佳

10月14日至11月11日,是第16个“双十一”。财税专家们有没有“买买买”?他们的“剁手”体验和感受是什么?记者带着疑问,采访了他们。

“政府补贴叠加平台优惠的这种政府+企业的合作模式,就是在财税领域把握平台特征、落实支持政策的一个例子”

“我新购入空调等家电产品。”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副教授王婷婷说。今年“双十一”,政府补贴首次叠加平台优惠和商家折扣,产品到手价格很划算。

“我也‘小小’地参与了一下。”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谢波峰说,他观察到家电数码产品畅销,这反映出老百姓对家电更新换代、生活品质改善等方面的旺盛消费需求,更说明了消费品以旧换新等补贴政策的激励效果。

“政府补贴叠加平台优惠,让商家和消费者获得双赢,不仅短期内刺激消费市场活跃,而且从长期看,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注入动力。”王婷婷进一步分析,提供补贴,降低消费者以旧换新或新购入的成本,将有效激活存量市场。而基于家电的能效等级给予不同标准的补贴,也激励消费者为获取更大实惠,更多地选购中高端产品,带动了大屏电视、一拖多空调、多门冰箱等产品的销量普涨,同时引导企业重视新产品的技术研发和市场推广,通过调整产品结构,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实现“量利双增”。

谢波峰认为,“双十一”是消费领域顺应数字经济时代发展的重要表现,其产生与发展,是由电子商务的销售模式创新所驱动,并抓住了消费的冲动性、集中性等内在规律。无论是激励还是规范政策措施,都应紧紧围绕这一特征。“政府补贴叠加平台优惠的这种政府+企业的合作模式,就是在财税领域把握平台特征、落实支持政策的一个例子。”

王婷婷给出一个提醒,政府补贴叠加平台优惠对不同商家的影响或也有差异。中小商家可能因规模较小、资源有限,在获取补贴资格、参与市场竞争等方面处于不利地位,建议适当进行公平竞争审查,避免在政策制定和落实过程中对中小商家带来不利影响。

“税收服务管理可以做的事情还有不少”

年年“双十一”,年年有新意。

今年“双十一”,许多线下门店与线上平台同步启动促销活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商业模式持续深化。对此,谢波峰说,经过20多年发展,电子商务已进入数实融合阶段,这既代表消费领域的新发展趋势,也将是其他领域的数字化转型方向。

今年“双十一”,淘宝可用微信支付,京东接入支付宝支付,支付壁垒正在被打破。谢波峰说,依靠垄断、封闭的传统思维,很难取得真正的竞争优势,也与融合、互通、共享的数字经济发展方向背道而驰。王婷婷分析,随着支付壁垒被打破,各大平台从竞争走向竞合,对构建开放健康的电商生态及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支付方式多样化,推动支付技术进步,进而激发市场创新活力;另一方面,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选择支付方式,支付体验得到提升。“更重要的是,支付壁垒被打破,有助于减少头部电商平台对市场的垄断,保障中小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

专家认为,电商平台互联互通,对于提升监管效率,防范金融和税收风险也至关重要。王婷婷说,以支付壁垒被打破为例,有助于统一监管标准,加强对非银行支付机构的监管,防范洗钱等非法金融活动,并进一步提升税收透明度;不同支付平台间的合作也可以促进数据共享,帮助税务部门更准确地评估税基,提升税收征管效率;基于支付平台的互联互通,税务部门能更好地对交易行为进行监控和跟踪,以及执行税收政策,从而强化税收风险管理。

“未来,应秉持精诚共治理念,持续提升不同平台间的互联互通水平,进一步推动税企间,税务与其他政府部门、第三方机构间的数据和信息共享。”谢波峰说。

专家提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的施行,为消费者权益保护提供了更充分的法律依据,也有效遏制了一些网络购物乱象。而随着商业模式不断创新,相应地给平台监管带来新的难题,有必要完善与新商业模式相匹配的制度和政策体系。

“从税务部门角度来说,税收服务管理可以做的事情还有不少。”谢波峰说,例如,通过税收宣传、开展有奖发票活动等,提升消费者索取发票的积极性,避免偷逃税行为的发生;再如,在保护隐私的前提下,通过公布纳税排行榜、纳税信用等级等方式,适度披露相关网店涉税信息,帮助消费者选择诚信经营的网店,减少“吹牛不纳税”情况的出现。

王婷婷认为,应持续推动对直播网红及电商平台的税法规制。一是完善涉税法律法规,如在所得税法中,对直播电商行业各类收入进行明确的性质划分;二是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升税收征管效率,并规定第三方支付平台承担更大的信息提供义务,以帮助税务部门获取更全面的交易数据,推动实现以数治税;三是厘清平台的代扣代缴责任和税款协助义务,对未履行义务的主体依法处罚;四是加强跨区域、跨部门税收征管协作,共同打击偷逃税行为。

“价格不是唯一标准,价值才是好的最终标准。从‘价格战’升级为‘价值战’印证了我国消费市场正转向高质量发展”

谢波峰认为,“双十一”各项销售数据,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消费市场变化及经济发展趋势。正如一些分析所认为的,2024年的“双十一”注定将成为一个重要转折点,它不仅反映了当前中国经济复苏的步伐,也预示着未来消费市场的全新格局。从长远来看,如何进行产品和服务创新,更好地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并且在平台、商家、消费者、第三方服务商、政府监管部门等多主体中形成多赢的均衡格局,将是所有参与者需要共同思考的问题。

王婷婷认为,“双十一”多项销售数据佐证了我国消费市场总体平稳增长,新型消费活力十足、数字消费增长迅速、绿色智能消费备受青睐等趋势。消费市场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的特点,体现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多家市场调研机构称,今年“双十一”,消费者更注重产品质量、品牌口碑和服务体验,而非仅仅关注价格,理性消费趋势显著。相应地,平台和商家也对销售策略进行调整,不再单纯追求低价带来的短暂繁荣,而是着眼于长期发展,寻求差异化竞争优势。

“价格不是唯一标准,价值才是好的最终标准。从‘价格战’升级为‘价值战’印证了我国消费市场正转向高质量发展。”王婷婷说,这一转变对完善扩大消费长效机制意义深远。通过引导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提供更加优质的产品与服务,消费者的产品满意度和品牌忠诚度得到提升,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的趋势得到进一步增强,继而形成良性经济循环,推动经济结构优化,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在进一步激发改善型消费活力,培育壮大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等新型消费等方面,税收政策应有更大作为,包括继续以“购物+退税”提升入境游客消费体验,持续打响市内免税店的品牌效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