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数字化气象服务 智守“糖罐子”安全
Date:2024-5-21 17:14:04Hits:0
眼下,广西壮族自治区甘蔗种植区的甘蔗陆续进入拔苗期,长势喜人。
广西是全国食糖主产区。近年来,气象灾害高发重发,对甘蔗苗情长势、产量和砍收调度产生不利影响。围绕做精做细甘蔗气象服务,广西气象部门深挖大数据要素价值,建立甘蔗全生长周期客观数据采集智库,健全甘蔗全产业链“数字化”指标模型体系,研发直通用户的甘蔗智慧气象服务平台,有效助力企业增益、蔗农增收,切实维护国家食糖安全的主阵地。
构建甘蔗生长多源数据要素“一张图”
数字化转型,数据是基础。广西地形地貌复杂,农作物种类多,耕地零碎,且天气气候形势复杂多变,这曾是甘蔗种植分布遥感信息提取的难点。
广西气象科技人员深入蔗区摸清“家底”,历时四年,完成甘蔗种植卫星遥感图。
近年来,广西气象部门进一步完善卫星遥感、无人机、小气候站等地空天一体、多方协同、信息共享的蔗田气象观测网络,集聚苗情长势、农务经济、国际交互等10项50多类多源数据要素,构建起“农业气象数据+蔗情生产数据+社会经济数据”的甘蔗生产大数据采集智库,为智慧气象服务甘蔗全产业链夯实根基。
在“中国糖都”崇左市,气象部门通过整合科技、农业、企业等各方资源,打造甘蔗气象“产学研用”基地,成立“甘蔗气象科技小院”,与企业共建糖料蔗“气象数字农场”试验基地,将气温、降雨量、土壤湿度等气象数据融入企业数字化种植管理平台,支撑甘蔗水肥一体化管理。
研发决策支撑数据服务产品
受前期出现的多次低温寒冻害、区域性阶段性干旱等影响,目前部分蔗区种植进度偏慢。
“预计未来30天气象条件利于甘蔗生长,需适时做好蔗田管护。”4月26日,《广西甘蔗生产服务》信息送达各糖业部门、糖企等,为甘蔗管护工作送来“及时雨”,让今年的“甜蜜事业”有了保障。
甘蔗喜高温、高湿,对干旱、低温等气象灾害敏感。广西气象部门集成利用全球主产国蔗糖产量预报技术、甘蔗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预报技术、甘蔗砍收入榨指数等成果,健全甘蔗全产业链“数字化”指标模型体系,开展甘蔗发育期智能监测、动态灌溉预报、苗情灾情风险预警等服务,打通数据“采集-加工-共享-应用”壁垒,多源数据深度融入甘蔗生产全链条。
2014/2015榨季至2021/2022榨季,全球蔗糖产量预报平均准确率达97%,为国家制定食糖价格和进口配额提供重要依据。
甘蔗水肥一体化智能管理系统,可提高糖料蔗肥料利用率30%、节水50%以上,降低人力成本80%;糖料蔗单产达8.5吨/亩,比常规种植高4吨,蔗糖分提高0.5%。
目前,甘蔗气象服务新技术已推广应用至广西、云南主产区,糖料蔗每亩可节本约270元,增效约2020元,蔗农每年每户可增收1万到3万元。
实现基于位置需求的多场景交替应用
“我们按照精准的甘蔗气象服务信息,合理安排甘蔗砍运,确保了糖厂正常运转。”广西来宾东糖凤凰有限公司总经理陈进说。
近年来,结合甘蔗耕、种、管、收、运、榨、加工和销售等各环节精准服务需求,广西气象部门积极研发面向蔗农、企业用户的甘蔗智慧气象服务平台,创新发展“智能预报+灾害预警+防控处置”一体化防灾减损模式,为糖企和蔗农提供定制化服务。
广西糖料蔗种植面积、食糖产量连续32个榨季居全国第一位,甘蔗气象大数据价值还在进一步凸显。
目前,甘蔗气象服务覆盖90%以上甘蔗新型经营主体、种植大户、糖厂、涉糖产业和人员。政府及相关部门通过高效利用气象数据和服务信息等,及时制定和调整甘蔗“双高”生产计划,实现甘蔗种植面积稳定在1100万亩以上,出产蔗糖600万吨以上,蔗糖产业健康稳定发展。
来源于:中国气候报